老潍县传统名吃和乐由历史上的“河漏”演变而来,据说起源于山西、陕西,后经北京传至潍坊,首先看一下文献中关于“河漏”的**早记载,“河漏”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,在中国古代,饼是面食的总称,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饼,面餐也。”在此书成形时还没有“河漏”的叫法,故此书仍旧将其统称为“饼”,《齐民要术》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(公元533年-544年),以此而论,“河漏”的出现迄今至少1500年历史。饸饹大约于北魏时期由鲜卑族发明,后引入中原,在一定范围内流传,在当时饸饹的叫法仍被称为“饼”。至元代时,由于蒙古统治中原,饸饹这种饮食到***发展,并根据其在蒙古语中的发音“蒿乐”音译为“河漏”等不同的写法,由于饮食习惯造成的接受程序的不同,饸饹在山西、陕西等地受到欢迎及发展,并根据不同区域的饮食特点进行了本地化,从而形成各自的特色,大约在明朝传入北京,当年明太祖朱元璋,终日嗜面,大脚皇后挖空心思找名厨用小麦代替荞麦面,并配以鸡鸭肉、旱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盖浇,名为:“和乐面”。朱元璋食后大悦,而后成为宫廷必不可少的御膳。后流传山西、山东、河北等地,各地做法不一,尤其潍县做法独特,色、香、味俱全,城里富裕人家每逢小孩生日、老人寿辰以此作为传说的长寿面,意为圆满长久,和和乐乐。清中后期传入潍县。
东方和乐传承祖上的制作方法,用直径一米,深0.6米的大铁锅,里面放满母鸡公鸭,排骨还有猪大骨,用文火煨四五个小时,熬制到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才行。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煮制,鸡鸭的味道才能慢慢溢出,汤的味道也因此醇厚,在就是和面,看似简单的揉面动作也充满了技巧,要顺着同一个方向不断地按、压、揉,这样做是为了保持面团的韧性。轧和乐同样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儿。把和乐床子架在灶沿上,运用杠杆原理把面团挤压成长条,面条成型后直接入锅中沸水,转至小火五分钟后,热气腾腾的和乐面条就可以出锅了。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spyl.m.chanpin818.com/mmdfl/miantiao/deta_413712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