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汉平原鱼米之乡,流转土地6000亩左右。这里的土壤肥沃,地势北高南低,非常适合种植有机稻,土质多为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沉积物,其中油砂土居多,这种土壤具有很好的保水性和保肥性,能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。此外,这里的气候温度适宜,水源光照充足,这都为种植生产质量有机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 在荆州地区,有“金松滋,银公安”之称,而在松滋县,又有“金八宝,银大同”之说。作为荆州地区的特大乡之一,纽莱福农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。荆州大米,那如珠似玉的颗粒,承载着荆州人民的辛勤与智慧。荆州香甜软糯荆州大米

近日,记者从“江汉大米”品牌建设座谈会上获悉,3-7月,10家**企业共销售“江汉大米”产品1297万斤,销售额6532万元,平均单价保持在5元/斤以上。 江汉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种植**区,涵盖湖北的37个县市。湖北省委、省**重点建设“江汉大米”区域公用品牌,着力打造一款适合南方人口味的***大米,提升湖北大米竞争力。今年3月,“江汉大米”公用品牌正式发布,湖北稻米从此有了一张共同的“名片”。 “过去大米经营以低利润为主,走薄利广销路线。如今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***食材的追求,以及大众口味日益多元化,推动了**大米产业发展。在这一趋势下,‘江汉大米’不仅注重品质,还呈现出健康化、多元化和包装新颖化的发展方向。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。荆州香甜软糯荆州大米那洁白如雪的荆州大米,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创作的杰作。

松滋历史上盛产水稻,因水稻成熟时遍地金黄,素有“金松滋”之美誉。松滋大米种植历史悠久,品质优良。《松滋县志》同治版记载:咸丰年间松滋开始种植我国南方稻种,大米柔嫩细腻,深受人们喜爱。主要品种为籼稻,壳薄粒大,颗粒饱满,谷粒细长而稍扁平,米粒均匀,腹白小,晶莹透亮,香味很正。灵山泉水育好米。特殊的山地气候,洁净的山泉水,加上农人的精耕细作,造就了松滋大米香软甜爽的优良品质。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用土法焖制的米饭香韧可口,爽滑不糙,柔而不粘,回味绵长。
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,水稻产业一直是其农业经济的支柱之一。2023年,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411万亩,产量高达376亿斤。水稻作为湖北省大粮食作物,总产量长期位于全国前列。荆州市是湖北省水稻产业的佼佼者,其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中占据重要地位。荆州市的监利市更是以“全国水稻生产头部县”的美誉,连续多年获得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”称号,其产量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头部,是湖北省每20碗米饭中约有1碗的来源地。荆州大米,用品质说话,为你的生活增添一份美好。

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施昌好对“监利大米”品牌创建“八个三”工程进行了详细阐释。一是建立三个基地:今年已建成质量稻3个品种试验示范基地、3万亩主体自营**基地、20万亩种植大户网格合作基地。通过3年创建达到**基地8万亩、网格合作基地60万亩。二是认定三种对象。重点发挥企业、合作社、种植大户的**作用,做到抓大放小,发挥头雁作用。今年已认定5家头部米业企业、4家水稻种植头部合作社、5000多户水稻种植大户。通过3年创建达到质量稻头部企业5家、示范**水稻专业合作社30家、网络质量稻种植大户20000家。三是主推三个品种。每年综合考虑品种的田间表现、市场反响和品鉴结果,遴选出3个好种、好卖、好吃的质量品种。荆州大米,以其纯粹的口感,诉说着荆州大地的故事。荆州大米新鲜
感受荆州大米的醇厚口感,体验荆楚大地的独特风情。荆州香甜软糯荆州大米
据介绍,荆州地处江汉平原,有“鱼米之乡”“湖北粮仓”等美誉。2023年,荆州粮食产量91.4亿斤,油料产量60.8万吨,是全国油菜生产***大市。淡水产品产量128万吨,其中,小龙虾产量52万吨,全国人民每吃5只小龙虾,就有1只产自荆州。为帮助农民增收,荆州计划借助洪湖莲藕、监利小龙虾、公安葡萄、江陵油菜等特色产业,打造一批标准化、规模化、绿色化生产大基地,通过丰富市民“菜篮子”,达到农民增收目标。荆州将以质量大米、淡水产品、菜籽油、生猪产业链为重点,狠抓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加工,培育一批链主“大**”,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、集群协同、链式发展。此外,做强“荆州味道”区域公用品牌,做优“荆州鱼糕”“洪湖莲藕”等品牌,通过延长锻粗产业链条,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。荆州香甜软糯荆州大米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spyl.m.chanpin818.com/mmdfl/dami/deta_26957858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